近日,我们国家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全新原子自旋传感器成功实现对弱磁场的超高灵敏度与可溯源精准测量,为我国高端计量技术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成果不仅完善了我国在超高灵敏磁场测量领域的量值溯源体系,还为基础科学研究、高端装备制造、宇宙探索等领域提供了计量技术支撑。长期以来,怎么来实现微弱磁信号“测得精”(灵敏度较高)和“测得准”(测量可溯源),是我国精密测量领域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该原子自旋传感器在近地磁量级的磁环境下,能够精准测量比地球磁场弱十亿倍的磁信号,完美实现“测得精”。同时,还能将测量结果溯源到原子的物理常数,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实际做到“测得准”。目前,该传感器已用于探索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候选粒子类轴子,为揭开占宇宙总物质组成约85%的暗物质的神秘面纱提供了“计量利器”。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大对量子精密测量等前沿计量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成果向计量标准与产业应用转化,为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服务科学技术创新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液气密行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2025年1-6月统计:在汇总的12种液压产品中,有9种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长,占统计产品品种的75.0%,累计同比增长的产品中,齿轮泵、叶片泵、摆线马达、低速马达、液压附件以两位数增长;累计同比下降的产品中,柱塞泵、液压系统及装置以两位数下降。
据液气密行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生产经营态势积极,二季度受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行业运行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展现韧性。上半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部分数据如下:1、营业收入保持迅速增加、行业有分化2025年上半年,液气密行业完成432.7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其中:液气密行业产品收入完成410.0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分行业情况:2、累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液压、气动、密封产品累计进出口额6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4.4亿美元。其中:液压、气动、密封行业产品累计进出口额分别为27.1、19.1、16.1亿美元。6月份当月液压、气动、密封产品进出口额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伯特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位于“中国泵阀之乡”永嘉县瓯北街道,是由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制造业项目。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国家“三深战略”(深海、深地、深空)和清洁能源发展的策略,从事海洋工程装备、液氢储运控制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填补高压、低温等极端工况下关键装备的国产化空白,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项目承担企业核心业务,总投资5.26亿元,总用地面积44亩,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目前正在主体施工,2026年竣工投产后,年产值达3.6亿元,亩税超49万元。项目通过采购一体化柔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建设研发中心及相关配套,建成后将具备年产5万套海工智能装备的生产能力,并通过全周期管理、远程运维,重塑泵阀产业价值链体系,实现从传统的“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跃进。作为永嘉增资扩产的示范项目,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构建“数字孪生工厂”,推动单一阀门向成套装备升级,打破深海工程、液氢储运等装备国际垄断,产品市场占有率、智能化率分别提升15%和30%以上。
7月,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企业新车型持续投放上市,助力乘用车市场平稳运行,销量同比实现增长。当月,乘用车共销售228.7万辆,环比下降9.8%,同比增长14.7%。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乘用车共销售1584.1万辆,同比增长13.4%。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更为显著。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60.4万辆,环比下降6%,同比增长21.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1%,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销量两位数增长,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三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7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4.9%、73.7%和68%,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7.3万辆,同比增长24.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6%,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1-7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2.7%、72.6%和68%,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455.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8.7%。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和东风有限(本部)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别的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559.9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7.2%。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特斯拉和广汽丰田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别的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52.1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7.9%。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传祺和上汽大通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别的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安排年度设备检修,产销节奏有所放缓,环比呈现季节性回落。从行业市场环境看,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新车型持续投放,助力车市平稳运行,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延续迅速增加态势。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1-7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将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市场之间的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近日,国家层面已经下达了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第四批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并将督促地方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国家政策的明确将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提振汽车消费,确保下半年行业平稳运行。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9.3万辆和22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和9.8%,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7%。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量迅速增加、销量微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最显著。1-7月,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583.8万辆和158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4%。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更为显著。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8万辆和30.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8%和17.1%,同比分别增长16.3%和14.1%。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7月,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中型货车产量小幅增长、销量两位数下降,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两位数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型货车产销两位数下降,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39.7万辆和24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和3.9%。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中型货车和微型货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和5%,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7%。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显而易见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显而易见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1-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535.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4%。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风公司和广汽集团销量下降,别的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2025年8月11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最重要的包含2025年7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作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主持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7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作情况。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安排年度设备检修,产销节奏有所放缓,环比呈现季节性回落。从行业市场环境看,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新车型持续投放,助力车市平稳运行,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延续迅速增加态势,汽车出口保持平稳。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将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推动市场之间的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近日,国家层面已经下达了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第四批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并将督促地方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国家政策的明确将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提振汽车消费,确保下半年行业平稳运行。
2025年8月6日,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鸣、秘书长吴杰、副秘书长邵正彪走访了协会理事单位上海泰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CEO崔俊芳等同事的热情接待。崔总详细的介绍了企业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为国内模具制造公司可以提供高端优质模具钢、粉末高速钢、钨钢品牌、模具加工的大规模的公司,主要代理德国BGH、法国埃赫曼、日本富士钨钢、抚顺特钢、重鑫特钢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下游业务,投资成立了信联智翊科技和元谷模具两家高端模具制造公司,提供光学镜头、医疗及化妆品等高端高精密模具加工配套。崔总表示作为协会新晋理事单位,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协会各项工作及活动,与行业及上下游同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助力我市模具产业的蓬勃发展。协会对公司立足于高端模具制造及高端模具材料的研发精神表示了充分肯定,并表示目前行业内同质化市场之间的竞争严重,期望公司深耕行业细致划分领域精密制造,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努力成为精密制造型标杆企业。
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水平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原函〔2025〕317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与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主管部门:化工园区是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以来,各地积极地推进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化工园区安全环境风险明显降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推动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水平发展迈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一)开展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办法复核。有关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于2025年8月15日前向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报送本地区化工园区认定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省级细则),抄送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对照《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省级细则做复核,重点核查是不是真的存在缺项漏项、放松要求等问题,于9月15日前将整改意见反馈有关省份。(二)严格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有关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要按照工业与信息化部反馈的整改意见,于10月30日前修订完善省级细则。修订工作完成前,暂停认定化工园区;对已认定的化工园区,要按照修订后的省级细则,于2025年底前完成复核。(三)加快化工园区问题整改。有关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要对化工园区认定、复核等环节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明确任务单、时间表和责任人,督促指导有关化工园区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依法依规停止办理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相关手续(安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改造项目除外),逾期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依法依规取消化工园区认定资格。同时,对工业与信息化部等部门前期组织并且开展的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回头看”反馈的问题、生态环境部门排查调度发现的化工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专家指导服务发现的问题建议,要快速推进整改,确保按期完成。二、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及改造(四)开展分级评价。有关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要组织已认定化工园区对照《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HG/T6312-2024)、《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HG/T6313-2024)(以下简称“两个导则”),开展竞争力、智慧化分级评价,经园区自评、部门审核,于10月31日前将评价结果报送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园区自评可采取专家组评价、第三方评价,也可依托行业协会搭建的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评价管理系统来进行。(五)推动改造提升。有关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机构要组织竞争力三级、智慧化初始级化工园区诊断剖析短板弱项问题,于2025年底前制定专业化改造方案,督促指导有关化工园区对标改造、提级进步;支持竞争力二级、智慧化提升级化工园区在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智慧化转型等方面加强完善提升。三、保障措施(六)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地区要格外的重视,控量提质推动化工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工作机制作用,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确保取得实效。(七)加大政策支持。有关地区要通过产融合作、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等,引导要素资源向优质化工园区汇聚;在用地保障、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竞争力二级、智慧化提升级及以上化工园区。实施扩区的化工园区原则上应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竞争力二级及以上。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对合乎条件的化工园区改造提升项目予以支持。(八)强化服务指导。有关行业协会、标准研制单位等第三方机构要加强“两个导则”宣贯,不断健全化工园区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培训解读和实施推广;持续完善化工园区竞争力、智慧化评价管理系统,为化工园区提供分级评价、问题诊断、改进咨询建议等公共服务;聚焦化工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求,总结化工园区在产业耦合、科学技术创新、智慧化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验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联系。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2025年7月31日
7月31日下午,慈溪市轴承行业协会邀请到慈溪质城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为会员企业组织轴承检验、测量、标准等培训课,约三十余人参加本次培训。刘宇: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特聘专家;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滚针轴承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本次培训内容有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和方法、滚动轴承产品质量分级、滚动轴承向心轴承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课上,学员反响热烈,刘总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答。此次培训给企业人员丰富专业相关知识、提升质量意识、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供了一次学习与互动交流的机会。(来源:慈溪市轴承行业协会)